首页 - 书院动态 - 正文


泮池书院开展“青春为名 礼赞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 周年“十个一”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

创建时间:  2024/10/10  陆耀峰   浏览次数: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泮池书院根据学校要求开展了“十个一”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包括1场读书沙龙、3次爱国影片观影、3次参观红色基地,许多同学也纷纷提交了红色合影的照片。

9月20日下午,经济学院2024级4班团支部成功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全体团员与入团积极分子齐聚一堂,共同阅读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认真研读,深刻领会书中蕴含的思想精髓。此次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政治意识,激励大家坚定理想信念,在新时代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也进一步提升了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9月20日,上海大学经济学院2024级1班在B303组织集体观看电影《建党伟业》。

通过观看电影,同学们能够更加生动了解中国共产党建党的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使同学们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坚定不移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努力奋斗。

经济学院2024级3班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团课活动,全班学生共同观看了电影《长津湖》。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真实再现了志愿军战士在极寒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英勇抗敌的壮丽史诗。

观影过程中,同学们被影片中展现的英雄主义和大无畏精神深深打动,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提高了大家的奋斗意识。

9月27日11:30,2024级国画系学生团支部集体看爱国主义影片《长津湖》。

学生在观看影片后表示:“今天,我们团支部集体观看了电影《长津湖》,它讲述了中国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段壮烈历程, 让我们深受触动。 影片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描绘了志愿军战士们在严寒中坚守阵地,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的壮烈场景。我们被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打动。他们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身着单薄的棉衣,手持简陋的武器,却能与装备精良的敌人抗衡,这种精神让人敬佩。 《长津湖》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中国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总之,《长津湖》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于2024年9月29日组织中外学生,踏上一场意义深远的红色之旅。在学院党委的关心指导下,管理学院留学生辅导员李银、团委书记姜笑、团委副书记姑丽米热带领学生团队走访上海红色城市地标和特色建筑群,探寻先辈党员先锋的坚定理想信念,感受上海这座红色之城的独特历史记忆与文化韵味。通过中外学生结对交流,不仅帮助青年一代的中外学生具象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激发接续奋斗的精神力量,更有助于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将实践过程中的思考与见解,以自己的方式分享给更广泛的受众,用青年人的视角和语言,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智慧与经验。

信仰的力量。在中共一大会址,中国学生与留学生们一同参观,辅以生动的讲解,让留学生们对中国的革命历史和共产党的坚定信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团委老师们给同学们设置学习任务,找寻中共一大与上海大学之间的关系,帮助中外学生更好的学习党史、校史。上海大学是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也是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教育机构。1922年10月23日,上海大学正式成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民族振兴输送了一大批仁人志士,也为早期共产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学习,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历史的见证下,同学们的眼中闪烁着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时空的见证。在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和一大的辉煌成就后,师生们继续前往中共二大会址,这座“石库门里的纪念馆”是两排东西走向的石库门里弄住宅,在了解二大召开的重要意义的同时,让同学感受下“弄堂”以及过街楼、亭子间等独具特色的海派文化石库建筑。中共二大会址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地方,这里还有中国共产党章程学习厅,非常详细地罗列了19部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背景和细节,体现出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以及共产党人的理论探索精神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扇窗,都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让同学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历史对话。

时代的对话。在中共二大会址,学院团队偶遇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同学们分享了参观各类红色教育基地的感想,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董竹同学表示:“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与先辈们的精神交流,我们感受到了革命的艰辛,也体会到了胜利的喜悦。在这里,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作为长在春风里的青年人,我们要敢于接过时代的接力棒,赓续红色血脉,续写时代华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时所强调的一样,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思想的碰撞。活动最后,同学们在与老上海大学颇有渊源的平民女校旧址的教室里展开了分组讨论。分享了师生的参观感受,深有感触的场景和上海的红色底蕴,中国学生也细心解答了留学生们心中的疑惑。在这个充满历史气息的空间里,思想的火花在碰撞,情感的纽带在加强。

通过中外学生结对交流,共同参与红色之旅,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本次红色之旅不仅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思想的交流,增强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也加深了他们对中国革命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解。旅程虽已结束,但精神永存。让我们带着这份宝贵的记忆,继续前行,在新的征程上,坚定理想信念,创造新的辉煌。

同学感想:

今天的参观活动让我对上海的红色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感受到中国共产党诞生时的那种历史厚重感和使命感。走进展馆的瞬间,就感受到了那段革命历史的气息。展览里的文物和照片让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些为理想奋斗的先驱们的身影,他们的坚定信念让我深感敬佩。虽然展馆不大,但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一个值得回味的故事。短短的参观时间让我体会到当时党的建设步伐是多么的艰难,但也更让我敬佩这些革命者的勇敢与智慧。

返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今天的参观经历。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缅怀过去,更是为了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红色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让我深刻理解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正含义。--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 张涵

9月29日,美院24级史论系团支部组织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场馆走访活动。艺术管理专业的同学们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出发,前往中共一大会址;艺术设计学和美术学专业的同学们则从中共二大出发,同样抵达中共一大会址。

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成就。从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到中共一大会址,每一步都仿佛在追寻着革命先辈的足迹,感受着他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中共二大的参观,让同学们对党的早期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到了革命道路的艰辛与曲折。而在中共一大会址,大家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伟大时刻。

美院史论系团支部通过此次走访活动,不仅加强了同学们对红色历史的认知,更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济学院2024级3班在国庆期间举行了参观四行仓库纪念馆的活动。早上,我们在纪念馆门口集合,面对着熠熠红旗,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敬畏。

进入场馆,浓厚的历史氛围扑面而来,一件件文物向我们展示着当年四行仓库勇士们的英勇志气。拾阶而上,我们感受历史的沧桑,同时感叹国家的昌盛。通过重温这段历史,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宗旨、使命和担当,增强了党性修养,提高政治觉悟。真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活动。

上一条:“心手相牵,快乐启航”——泮池书院举办艺术疗愈团体辅导工作坊

下一条:泮池书院自管会2024年招新工作顺利完成